找到相关内容938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正性离生

    〈六喻品〉说:  菩萨摩诃萨住是十地中,以方便力故,行六波罗蜜,行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,过干慧地、性地、八人地、见地、薄地、离欲地、已作地、辟支佛地、菩萨地,过是九地,住于佛地,是为菩萨十地。如是,须...  正性离生  戴裕国 居士  一、前言  二、“正性离生之异名”  三、云何名“正性离生”  、如何入“正性离生”  五、声闻乘“正性离生”与大乘“正性离生”之异同  六、结  论   ...

    戴裕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5456556.html
  • 澈见本心(1)

    法其无法  了义之教  人与法差 法为人病  佛法与佛教   尸罗义  十一种燃烧  陀罗尼  教相与法相  观念处   实法与权法之相融性 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  自然之道─...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”八风,  加入了生活中,而生逆与顺诸境,   从此就在八风里沉浮,  并把本来照顾身体,怡养心性的目标遗忘了,   而转战八风。  然此八风非但是从空而有的妄识,  也是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256667.html
  • 阿毗达磨文献导论

    圣谛、二十二意根、十二缘起、念处正勤、七菩提分、八正道等。《法蕴足论》采用早期阿毗达磨方法,引用及解释阿含,而《分别论》,除了用经分别法(suttanta bhajaniya)外,也采用...继续进行中。下面详细讨论上述三时期。  二、论藏未形成前之阿毗达磨  佛陀於四十五年中,向其弟子徒众开示的教理后来编集成阿含或“五尼柯耶”(NikAyas)总名曰“经藏”。佛陀甫入灭后,所举行的王舍城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1956722.html
  • 建兴佛教从完备的沙弥教育做起

    等缺失。而且徒然地以持戒、施福为执,一方面正如蕅益大师云:“五夏以前,专精戒律。专精者,岂徒著衣持钵而已?律中第一要务,在常一其心,念无错乱,谓依念处行道也。……无念处慧,著袈裟如木头幡,礼拜如碓...正是沙弥教育所应努力的重心所在。、沙弥教育的重要性与特色总之,从一个发心出家,并以净人身份住进道场或寺院开始,直到这个人登坛受具之前,无论其年龄、学经历、佛法之程度,乃至受沙弥戒之有无,率皆属于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3057063.html
  • 少林寺历史概述

    印度传统的"念处"、"五停心"的止观禅法。有人概称为"三藏心禅"。僧稠是巨鹿郡陶人(今河北省柏乡县东),原是一位"太学博士",后厌世烦,潜扣道机,二十八岁在巨鹿出家。他在少林寺学习禅法后,先后在定州...有《分律疏》,删定《羯磨戒本》,著《律义章》、《仁王七戒》及《僧制十八条》等等,后世尊之为分律之祖。唐代大律学家道宣在《续高僧传坊"初在京洛,任国僧都;后召入邺,绥缉有功,转为国统。……自正道东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1257227.html
  • 杰仁波切著:新觉醒(2)

    的时候,即是进入了声闻乘的资粮道。  此资粮道有三种层次,即小、中与大,这个阶段的修持例如禅修于不净观、数息观、念处正勤、神足等等,因为努力修持的关系,带来痛苦的错误念头已转变为清净、快乐与持久...在这两个阶段中,沉掉出现的非常频繁,正定的时刻较少,必须努力策励才能专注于禅修对象上,所以这个时期称为任意的第一项“力励运转作意”。  然后逐渐的开始第三力“忆念力”,即当心念散乱,从所缘跑到他物...

    杰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5859030.html
  • 觉意三昧与句无生门

    心念的修持法门。  如《大智度论》卷第八十七<释一心具万行品第七十六说>:   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,一念中具足行六波罗蜜、禅、无量心、无色定、念处正勤、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分...  觉意三昧与句无生门  赖贤宗  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、国立台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 摘 要  智者大师的《觉意三昧》(全名是《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》)和《摩诃止观》的种三昧皆阐明“觉意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33359901.html
  • 憨山德清三教会通思想研究

    台北市:新文丰出版,1983年。  31. 菩提灯译,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,《大正藏》第17册,台北市:新文丰出版,1983年。  32. 智者大师说、灌顶记,《念处》,《大正藏》第46册,台北市:新文丰...本土儒道等学说相互冲击,由于思想融合的特性与需求,关于儒释道三教分立或调和之论述在中国本土即应运而生。至宋明以降,三教理论杂揉现象几成风潮,其中缁门一系,于明末佛教大师时,正当法门衰微之际,因而各皆以...

    蔡金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3060018.html
  • 圣谛到弘誓愿─论大小乘佛教融和的开展

    带领我们涅槃。   佛法有所谓易行道、难行道,五乘道、大乘佛道;所谓三十七道品:念处正勤、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圣道分等,我怎能舍弃无上的法门,而不成就无上的佛道呢?   所以,...贪嫉.恶不善法不漏不起。修念处。多修多行。五根.五力.七觉意.贤圣八道。多修多行。”(《长阿含经卷九第二分十上经第六》)   ()佛道无上誓愿成   “若有一人不喜斗诤,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5660104.html
  • 禅宗心识思想研究——以唐代为中心

    大乘止观法门 隋   智顗 《大正》卷46?念处 隋   智顗 《大正》卷46?六妙法门 隋   智顗 《大正》卷46?摩诃止观 隋   慧然集 《大正》卷47?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唐  ...大抵分成几个方向的开展,一为心识的开展,为心、意、意识、心识、妄想、三细六麤等词汇意义的考察;二为无明染心与真心的关系;三为与无明染心、三细六麤相关的因果业报思想;为唯心识与真如的两种工夫进路。  ...

    高毓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2760181.html